「馬祖」三天兩夜深度之旅這樣玩|交通、美食、景點全攻略!
- 健行
- 2022-07-22
- 點閱數 52704
- Jackie
這篇文章會告訴你三天兩夜的馬祖該怎麼玩,才會玩得盡興又可以深入馬祖這座島嶼,同時也會推薦在地必吃美食與景點給你!不管你是想自由行還是跟團,希望這篇文章都可以幫助到你。
(ㄧ)馬祖旅遊簡介
『馬祖有四鄉五島』
有南竿鄉、北竿鄉、莒光鄉(東莒島+西莒島)、東引鄉,每座島都有它獨特的美以及屬於它的故事,往返台灣的交通主要有飛機跟船,島跟島之間的交通則是以船為主。想要深度旅遊的話可能一個禮拜以上才足夠,或是要分好幾次來,不過最主要的兩個大島南竿與北竿,三天兩夜就可以玩得很舒服了。
圖片來源:馬祖國家公園管理處
馬祖四大特色⬆
『馬祖限定美食!海鮮吃到飽!』
在還沒踏上馬祖之前,只聽過馬祖藍眼淚,來了之後才發現這裡有好多台灣吃不到的在地美食,例如各種紅糟料理、老酒麵線、魚麵、甜點..等,還有超級新鮮的海鮮,淡菜、小捲、蚵仔、巨大的蛤蠣,如果你是喜歡海鮮的人絕對不能錯過馬祖啊!除此之外馬祖的酒、乾燥的魚麵、馬祖酥..等,都是馬祖限定的超讚名產,有機會一定要來親自品嚐看看。
『處處可見無敵海景!』
喜歡看海的人,你一定也會喜歡馬祖!島上的每個步道、咖啡廳、餐廳、民宿,都擁有無敵海景,因為地形關係,每個位置都可以在高處俯瞰大海,跟人山人海的海邊不太ㄧ樣,這裡的海保留了一份寧靜感,彷彿是在欣賞一幅畫作。
『最豐富的歷史文化教科書』
馬祖也很適合親子或是長輩共遊,這裡擁有豐富的戰地文化,每個景點都有它的歷史故事和傳說,在遊玩的同時,我們也更了解在過去的這片土地上發生了什麼事,就是所謂的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啊!也許生在同一個年代的你,也會產生共鳴也說不定。
『古色古香的閩東聚落』
因為馬祖還沒有過度的觀光化,沒有太多的商店與繁華街道,來到這裡可以感受到和本島完全不同的氛圍,聚落裡一間間古早的閩東式建築,座落在山與海之間,彷彿來到了地中海的國家,穿梭在巷弄中,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著驚喜,隨手拍都超級美!有些旅人甚至會長時間旅居在某一個聚落,就為了享受這裡的寧靜與廣闊的海洋。
(二)馬祖美食攻略
馬祖必吃美食:老酒麵線、馬祖魚麵、紅糟料理(紅糟炒飯、紅糟雞..)、海鮮痛風大餐(超大超新鮮淡菜、生蠔、蚵仔..)
馬祖必吃美味小吃:繼光餅、虫弟餅、黃金餃、綠豆椪、紅糟米糕、金銀花茶
美食推薦 1:老酒麵線
以糯米釀造的酒,經過浸泡、蒸煮,加紅麴發酵,大概三十天就可產出,釀酒的季節為冬季。為什麼叫老酒呢?老酒的老,是福州話的窖,翻作國語的「牢」,也有一說法是說老酒越陳越香。經過長時間低溫保存,老酒色會越來越暗沉,酒味越濃。起源是由福州人移民到馬祖帶來的。除了直飲之外,也可以製成不同料理,傳統的老酒黃魚、老酒麵線、老酒煎蛋,創新的酒蛋肉披薩等,都可以嚐鮮看看,圖為馬祖老酒麵線。
攝影:上兵展
【推薦店家-馬港香林小館】
▶︎ 營業時間:11:00-14:00(假日包含17:00-19:30,週一公休)
▶︎ 電話:083625370
▶︎ 地址:連江縣南竿鄉馬祖村70號(Google Map)
【推薦店家-鏡沃小吃】
▶︎ 營業時間:10:00-13:30,16:00-18:30 (週一至週日)
▶︎ 電話:083655558
▶︎ 地址:北竿鄉連江縣75號(Google Map)
美食推薦 2: 馬祖魚麵
製作魚麵步驟很複雜,魚肉去皮去骨、魚肉冷凍、肉剁碎、絞肉、攪拌和粉、手工揉麵、手工桿麵、烤熟、切麵、挽麵、曬麵、包裝。早期是以以鰻魚或者馬加魚、白帶魚、鯧魚做的,但現今因為鰻魚產量變少,通常以馬加魚和其他的魚代替。料理方式很多,通常用曬乾的魚麵煮成湯麵、或是煮後炒成乾麵、拌麵,另外炸過的魚條灑上自己喜歡的調味料、辣椒粉也能當零食吃,充滿鮮魚味的零食非常特別。
【推薦店家-阿婆魚麵】
▶︎ 營業時間: 11:00–13:30 (週五至週日包含 17:00–19:00)
▶︎ 電話:083656539
▶︎ 地址:連江縣北竿鄉中山路168號(Google Map)
美食推薦 3: 黃金餃
冰鎮黃金餃是馬祖限定甜點,他就是馬祖人常吃的地瓜餃,口感非常有嚼勁,夏天配上綠豆湯加上冰塊,超級消暑。冬天搭配熱紅豆湯,冷熱都很好吃。炸的話吃起來跟地瓜球有點像!
【推薦店家-坂里古厝黃金地瓜餃】
▶︎ 營業時間:09:00~12:00,13:00~18:00(營業時間因疫情調整,請看粉專公告)
▶︎ 電話:0933932440
▶︎ 地址:馬祖北竿鄉坂里村22號(Google Map)
【推薦店家-橋仔阿婆黃金餃】
▶︎ 營業時間:09:00–18:00 (週六、週日)
▶︎ 地址:連江縣北竿鄉中山路168號(Google Map)
美食推薦 4: 紅糟料理
紅麴是一種發酵菌種,紅糟則是用糯米加紅麴釀造紅麴酒時,發酵完成的衍生物。在馬祖被製成各種紅糟料理,也是非常好的補品。它擁有天然紅色素跟特別的香味,還有多種食療功效,非常健康的天然食品。圖為馬祖紅糟肉排骨與紅糟米糕。
【推薦店家-儷儐餐廳】
▶︎ 營業時間:11:30-14:00,17:30-19:30 (週一至週日)
▶︎ 電話:083625198
▶︎ 地址:連江縣南竿鄉馬祖107號(Google Map)
美食推薦 5:海鮮大餐
在馬祖可以吃到各式各樣的海鮮,介紹一個-淡菜,馬祖俗稱殼(ㄑ一ㄠˋ)菜,是一種馬祖列島特有的海產,平常可以在潮間帶看到他附著在礁石。 目前國內只有馬祖大量養殖,七月至八月是淡菜成熟季節,肉質鮮美,來馬祖必吃。
【推薦店家-枕戈待旦餐廳】
▶︎ 營業時間:11:00–14:00, 17:00–21:00(週一至週日)
▶︎ 電話:0905889609
▶︎ 地址:連江縣南竿鄉福澳村139號(Google Map)
除了馬祖淡菜之外,馬祖的牛奶蛤蠣也超級推,拿起來跟手一樣大,還有其他海鮮都可以在餐廳的菜單上看到,鼓勵多嘗試看看。馬祖的海鮮真的很讚,愛吃的海鮮的人絕對不能錯過。
五味佛手
馬祖清蒸黃魚
超新鮮生蠔
超巨大牛奶貝
(三)馬祖名產推薦
名產 1 : 馬祖繼光餅
繼光餅過去為軍用乾糧,用麵粉還有芝麻組成的。吃起來非常有口感,也有獨特的香味,非常特別,俗稱馬祖漢堡!
名產 2 : 馬祖浪味仙藍眼淚限定版
雖然吃起來和一般浪味仙差不多,但還是會特別買來吃一下!
(四)馬祖景點地圖
《南竿篇》
圖片來源:馬祖住宿通
1.八八坑道
▶︎ 開放時間:8:40-11:30,13:40-17:00
是南竿必去景點之一,八八坑道的命名由來是因為其落成之日為蔣公88歲誕辰。八八坑道口兩旁擺著滿滿酒甕,坑道內很涼快,官方說法是說坑道通常會維持在攝氏16-19度,是一個非常適合存放老酒的溫度。坑道是由花崗岩構成的,以前居民用來躲避海盜,後來在軍方進駐馬祖後,轉為戰車坑道,正面的出口迎擊海上入侵的敵人,後方出口可通往過去的南竿軍用機場。戰爭過後,馬祖酒廠就利用此坑道窖藏美酒,所出品的高粱酒便以「八八坑道」為名,是馬祖酒的一大特色,走在坑道內酒香撲鼻,置身其中不禁令人微醺。
↑此為八八坑道的入口,光是站在這裡就可以聞到酒香!
↑八八坑道的儲酒桶
↑八八坑道的陳年老酒
2.津沙聚落
馬祖南竿後花園,山與海之間一間一間經典的閩東式石厝建築,北竿有芹壁、南竿有津沙。津沙聚落位於雲台山下,因早期岸邊布滿金沙般的沙灘故名津沙,是賞夕陽的好地方,在過去為馬祖最多大陸連江縣移民的村莊,他們的生活方式除了海上捕撈外,也兼營釀酒、藥鋪、商號、煙館等行業,村內也設有私塾。戰爭時期,因漁場遭到破壞,許多居民遷出。近年來在協會與政府的努力下,改善老屋,新建老酒館、民宿,走在古色古香的巷弄中,每個轉角都是新風景。也讓津沙再度繁榮起來。
↑經典的閩南式建築,聽說牆壁是由水泥與糯米組成!
↑建築還保留著原始的樣子,很多房子已經沒有人在住了,但近期慢慢的有在整修中
3.北海坑道
▶︎ 開放時間查詢
▶︎ 北海坑道夜間搖櫓查詢
南竿必去景點之一,主打夜間搖櫓,為觀賞藍眼淚的好去處。北海坑道為「井」字形交錯的水道,水道高18公尺,寬10公尺,長640公尺,地底坑道漲潮時水位達8公尺,退潮時為4公尺,步道全長700公尺,走完一圈約需30分鐘,但要配合潮汐的漲退,在退潮時才能進入。 此坑道可以容納百艘小艇,在過去戰爭的年代,北海坑道曾經試圖要扮演地下碼頭的運補功能。當時建造時因設備簡陋,除了用炸彈開通外,大部分還是以人力一步一步打造完成,在當時是屬於非常高難度的工程,犧牲了很多軍人。
↑當時人力挖掘的現狀
↑走在坑道裡頭想像著當年坑道竟然可以容納好幾艘小艇的盛況
4. 大漢據點
大漢據點位於南竿南方的鐵板海岸線上,戰略地位相當重要。民國64年因作戰需要,由當時陸軍部隊官不分晝夜輪流施工,因當時裝備簡陋,除用炸藥爆破外,其餘均靠人力挖掘,據點內部共分3層,最上層為軍方連部,第2層為生活圈及預備機槍陣地,最下層設有高砲陣地、簡報室、中山室、庫房、儲藏室等空間。坑道規模寬約1.5公尺,高約2公尺,主坑道長150公尺,支坑道長為80公尺,合計230公尺。走入據點內,每一處槍口、砲口均面向海洋,可以親自感受當時戰爭的氛圍。大漢據點位於南竿南方的鐵板海岸線上,戰略地位相當重要。民國64年因作戰需要,由當時陸軍部隊官不分晝夜輪流施工,因當時裝備簡陋,除用炸藥爆破外,其餘均靠人力挖掘,據點內部共分3層,最上層為軍方連部,第2層為生活圈及預備機槍陣地,最下層設有高砲陣地、簡報室、中山室、庫房、儲藏室等空間。坑道規模寬約1.5公尺,高約2公尺,主坑道長150公尺,支坑道長為80公尺,合計230公尺。走入據點內,每一處槍口、砲口均面向海洋,可以親自感受當時戰爭的氛圍。
5.馬祖天后宮
馬祖境天后宮位於南竿馬祖村,為當地島上居民的信仰中心,信仰媽祖的居民很多,幾乎人人大小事都會來這裡參拜。歷史上有口耳相傳的民間媽祖的民間故事是說,當時媽祖的爸爸遇到船難後,媽祖便投海救父,但卻不幸也遇難,其屍身飄到村內的港口,被居民發現後,因紀念其孝心所以雕刻了鳳紋的石棺安葬。媽祖生前為人善良,於9月初9在此羽化昇天。明朝時,媽祖受封為天妃,清康熙時晉封為天后,也就是天上聖母的別稱,因此供奉媽袓的廟,便命名為天后宮。早期媽祖廟陳舊後經多次修繕,現為宮殿式建築,整體莊嚴。很多大型信仰活動皆在此舉辦,是馬祖香火最旺的廟。每年媽祖農曆生日時,都會有大型的慶祝與遶境活動,非常有廟會氣氛!民國98年(西元2009年)3月,馬祖籍畫家及登山家李小石,帶著媽祖金身爬上喜馬拉雅山,讓祂成為第一尊登上聖母峰的神明。該金身現在正供奉在馬祖境天后宮,供信眾參拜。
6.枕戈待旦紀念公園
「枕戈待旦」,是馬祖戰地精神的代表。枕戈待旦為一樓高五層的建築物,位於福山公園山頭上,氣勢雄偉,已成為馬祖最顯目的海上地標,遊客乘船進入福澳港口前遠遠地就可以看到佇立山坡上「枕戈待旦」四個大字,為蔣中正總統於民國47年巡視馬袓時,為嘉勉軍民不忘復國之志而親筆所題。圖為由枕戈待旦俯瞰港口。
7.媽祖巨神像
在馬祖境天后宮的右側山上有一座媽祖巨神像,落成於2009年10月,代表著馬祖人對於媽祖信仰的虔誠,此處「媽祖宗教文化園區」,從馬港境天后宮沿著祈福步道往巨神像前行,觀景平台則朝向媽祖故鄉的方向瞭望海景,祈願四海平安。媽祖巨神像由365塊花崗岩為主結構雕琢而成,象徵著「365日、日日平安」,佇立在海岸的山丘上,看起來非常雄偉。神像前的瞭望台遠觀似艘船,從遠處望向媽祖巨神像,就像媽祖乘著一艘船在海上航行,庇佑著當地居民。媽祖巨神像高度為28.8公尺,原與馬祖四鄉五島總面積28.8平方公里相符,但經最新測量後,馬祖的實際面積為29.6平方公里,因此在建造時,便將媽祖巨神像加上避雷針,使其總高度為29.6公尺。
《大坵島篇》
大坵島梅花鹿
因島上的梅花鹿眾多,有日本小奈良之稱的大坵島。其位於北竿北方,需搭乘船隻才能前往,以前有居民以及軍隊駐守,後來人口外移現在變成無人島。島上有約400-500公尺的生態步道,漫步步道上可以看見可愛的梅花鹿,配上飛翔的燕鷗,環境很美,令人印象深刻。大約在1980年,台北圓山動物園贈送5隻台灣梅花鹿給馬祖,載至北竿大坵島野放,後來鹿群適應了環境開始繁衍後代,至今島上鹿已比當初放養時多了好幾倍。
《北竿篇》
1. 芹壁聚落
這是一個來北竿一定要來的聚落,堪稱擁有地中海美景的芹壁聚落,保存著馬祖傳統閩東建築最完整的聚落,原本因人口外移而留下的空屋群,在政府的修繕下,轉變為民宿以及藝文空間..等。背山面海,依山勢呈階梯狀排列,有點像希臘的感覺,其屋子多由花崗石建構而成。漫步在石頭屋的巷弄間,隨處都能看見蔚藍海洋,很適合坐在咖啡廳內看海享受馬祖的愜意,芹壁聚落的北面海上有一塊凸起的花崗岩礁石,因形狀像一隻烏龜,稱之為龜島,有時居民會在此游泳,夏天來時也許可以體驗一下。建議可以在夕陽時分來這裡找個地方坐下來欣賞日落,入夜後芹壁聚落的夜景,是另外一種美。
2. 坂里大宅
「坂里大宅」過去為王氏宗親所有,在戰爭時,被徵調成軍方住所,目前由龍福山莊投入民宿經營,提供民眾到北竿體驗閩東風情,坂里大宅展現了馬祖的建築歷史與民俗文化。馬祖人就以石頭木材為建材,其外觀的為整齊的花崗岩,內部木造構支架擁有閣樓,四合院,特別的高度比例有防風防火的功效。
3. 壁山
海拔298公尺的壁山,為馬祖的第一高峰,非常適合喜歡登山健行的旅客,在壁山東向從塘岐村沿登山道路慢慢走上來,從山腰處的觀景台可以眺望整個北竿島嶼,視野遼闊,北竿機場、塘岐村、后沃、大坵、小坵島等風景盡收眼底,也可以在此觀賞飛機的起降。
4. 短坡山
北竿短坡山位於北竿機場西南側,被壁山與芹山夾在中間,因兩座山都比短坡山高,擋住了短坡山面向大陸的方向,讓對岸無法看見馬祖砲火的光,所以在過去短坡山砲陣地可是北竿反砲戰的主力。從山崖邊的砲陣地向前望去,可以看到北竿機場的跑道一條筆直的飛機跑道,壯麗的景色令人讚嘆。高地上還有一座仿真 M140高砲,可以實際操作,坐在炮台上展望極佳,有 360度的視野,坂里沙灘、午沙港、壁山、整個塘岐村、北竿機場、大澳山、后澳村、螺山、蚌山,都能清楚見到。
《馬祖藍眼淚篇》

阿家提供
阿家提供
阿家提供
阿家提供
> 馬祖藍眼淚最佳觀賞季節:4-6月,天氣不穩定,飛機容易取消
> 馬祖旅遊季節與天氣:4-6月藍眼淚季、霧季,7-8月暑期旺季偏熱人多、9-11月馬祖淡季人少舒服
> 馬祖藍眼淚觀看地點:
東引:北澳、中柱堤、國之北疆
北竿:塘后沙灘、坂里沙灘、芹壁沙灘、橋仔沙灘
南竿:北海坑道、大漢據點、鐵堡、55據點、津沙沙灘
東莒:東洋山、神秘小海灣、福正沙灘
西莒:田沃澳口、青帆港、坤坵沙灘
*南竿的北海坑道夜間搖櫓幾乎是藍眼淚保證班
>「賞藍眼淚撇步」:
當天藍眼淚淚況可以詢問當地導遊或是民宿老闆,藍眼淚會因為天氣、風向與海流變化
如當天海水上看到類似⬇以下圖片,這種叫做赤潮的東西,代表說那裡晚上可能會有藍眼淚,或是下完雨的隔天藍眼淚也會特別多,想去的人可以注意。
> 藍眼淚拍攝方式 :
這裡提供幾個簡單拍攝藍眼淚的方式給想嘗試的人們
(1) 準備好單眼或類單,可以長曝、調整光圈與ISO的相機
(2) 準備好腳架,因為長曝不能移動相機
(3) 準備頭燈、防蚊液跟長褲,防風外套,夏天的晚上會有蚊蟲,海邊風蠻大的
(4) 當天早上先去看哪邊可以拍,可以詢問導遊或是民宿主人
(5) 相機設定,M模式,白平衡2000-3000,光圈2.8 (開到最大光圈) ISO可先設定6400,再慢慢調整為1600或800 ,建議手動對焦,曝光越久藍眼淚會拍起來會越藍
馬祖藍眼淚套裝行程:在4-6月期間,也可以加碼藍眼淚追淚行程,晚上導遊會開著車帶著大家一路上去尋找藍眼淚的蹤跡,再去欣賞晚上的媽祖巨神像,和白天有完全不一樣的氛圍
(五)馬祖行前規劃與交通
航班時間
出發日期 |
報到機場 | 起降機場 | 搭乘航班 | 開航-抵達 | 成團人數 |
星期一 |
松山 | 南竿 | B7-9095 | 08:00-08:55 | 4人 |
星期三 |
北竿 | 松山 | B7-8790 |
17:10-18:00 |
▶︎ 訂機票點此 立榮航空機票
▶︎ 8小時過夜船票點此台馬之星船票
▶︎ 高速船3小時點此南北之星船票
* 詳情可參考如何去馬祖?
行程表
島際交通 |
行程內容(景點、餐食、住宿) |
DAY 1 松山>南竿 (飛機) |
【松山機場】早上07:00集合 【南竿行程】88坑道 -> 津沙聚落 -> 枕戈待旦紀念公園 -> 枕戈待旦餐廳午餐 -> 北海坑道 -> 南竿遊客中心休息 -> 大漢據點&鐵堡 -> 夫人咖啡館下午茶 -> 濱海步道散步 -> 依嬤的店晚餐 -> 北海坑道夜間搖嚕 -> 鐵堡&珠羅沙灘追藍眼淚 -> 馬祖巨神像&天后宮夜拍 住宿:南竿蔚藍珠海 |
DAY 2 南竿>大坵島 大坵島>北竿 (船) |
【南竿行程】秋桂亭看日出 -> 回民宿吃早餐 -> 馬祖天后宮 -> 馬祖巨神像 -> 阿金師吃午餐 -> 星巴克休息 -> 頂好特產買名產 -> 南竿福澳港搭船至大坵島 【大坵島行程】看梅花鹿 【北竿行程】 大坵島搭船回北竿白沙港 -> 板里沙灘 -> 全國最小馬祖廟 -> 北竿遊客中心休息 -> 芹壁聚落夕陽 -> 鏡沃餐廳吃晚餐 住宿:北竿重陽樓 |
DAY 3 北竿>松山 (飛機) |
【北竿行程】橋仔聚落 -> 壁山觀景台 -> 板里大宅 -> 短坡陣地 -> 戰爭和平公園 -> 午餐 -> 螺蚌山自然步道 -> 芹沃咖啡烘焙館下午茶 -> 北竿機場等飛機 |
▶︎ 在地交通
詳情可參考島內交通,通常可請民宿幫忙預定,但馬祖因地形關係,路很陡,夏天很曬、冬天很冷,所以騎機車要有心理準備,如果想要舒服的旅遊的話可以參考橘子貓的精緻小團體 (馬祖三天兩夜深度之旅),全程擁有專屬的車子與導遊陪伴,一切都幫你打理好。
▶︎ 跳島船班
(六)馬祖旅遊資訊
▶︎ 馬祖資訊網
馬祖民宿、在地交通、船班、機票、天氣等等的資訊都可以在馬祖資訊網找到,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,資訊即時更新也都可以馬上在馬祖資訊網找到。
▶︎ 馬祖藍眼淚
馬祖藍眼淚季節在每年的4月中~6月中,但是這個季節也剛好是天氣最不穩定的時候,最佳旅遊季節還是在9-11月左右,7-8也不錯但是夏天的馬祖非常熱,如果是機車會非常不舒服,建議可以參加有專車專導的團,有完整的馬祖套裝行程,在藍眼淚季節也有藍眼淚套裝行程可參加,夏天有冷氣吹非常舒服,冬天也不用受風寒,整趟都會非常舒適
▶︎ 馬祖要跟團還是自由行
我想大家對於馬祖要跟團還是自由行有很大的疑問,首先沒有哪一個是最好的,只有最適合你的,今天先幫你簡單的區分
如果你是家庭旅遊,有長輩有小孩...
如果你們是一群朋友,不想安排行程、吃、住但又想保有行程彈性度...
如果你是一個人,想跟團交朋友...
如果你不想併團、不想跟一大群不認識的人做一大台遊覽車...
如果你希望有一個在地導遊能帶你吃最道地的食物、講解馬祖這片土地的故事...
以上都可以考慮報名橘子貓三天兩夜馬祖團